7月17日上午,陜煤集團召開2023 年半年工作會暨 2022 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表彰大會。會上,渭化公司榮獲“2022年度國企改革先鋒”稱號。
近年來,公司圍繞“12345”一系列改革舉措,在國企改革發展上靶向施策,貫通發力,動真格、出實招,為企業的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
抓住“1個體系”
全面落實法人治理體系,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融入治理機制,全面落實黨建進章程,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同時建立職責明確、權限明確的決策機制,修訂完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等改革文件及配套制度,外部董事占多數完成率達100%以上,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
抓好“2個行動”
圍繞組織機構流程改造、異地架構創新兩個專項行動,建立以母公司職能部門為核心的管理中心和以子公司生產經營為核心的利潤中心,壓縮職能管理人員100余人,節約人工成本1800萬元/年;實行“矩陣+直線職能制”復合式組織結構,破解異地管理難題,實現最優化的人力資源配置,比計劃人數720人減少170余人,崗位壓縮約30%。
抓緊“3項制度”
強化勞動、人事、分配改革,建立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員工職位體系,以勞動合同分類管理為核心的用工機制,以工作效率和企業效益為導向的績效管理體系,形成10級13檔差異化薪酬體系,收入明顯向技術含量高、技能要求高、一線艱苦崗位傾斜,職工工作積極性顯著提高,充分發揮了薪酬制度的導向作用。
抓牢“4個基礎”
堅持項目建設、科技創新、降本增效、智能工廠全面發力,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多維化協同管理,大大縮短乙二醇項目整體試車時間,與同行業相比時間節省一半;光伏發電新能源項目和循環流化床鍋爐氮氧化物深度治理項目,為公司實現綠色雙碳目標添力賦能;細渣摻燒、沫煤摻燒、錯峰用電等一系列精細化管理舉措,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約8000余萬元;數智融合實現了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公司獲評“省級智能制造示范企業”。
抓實“5個關鍵”
推進公司瘦身健體,消滅虧損源,夯實發展基礎,激發各類要素資源活力、積極適應市場化改革新形勢,提升企業效益和資源配置效率。通過零價款收購方式穩妥解決廠辦大集體歷史遺留問題;通過吸收合并,巧解金隆公司經營難題,進一步釋放純凈水生產設備的產能,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原渭河花園酒店更名為渭河金輝會務中心,同時進一步擴大經營范圍,實現扭虧增盈;按照業務相近原則,完成科偉公司與化工科技公司的業務重組、資源整合;以目標為導向,充分發揮牌照資源優勢,各子公司經營煥發新活力。
征途漫漫,國企改革之路任重道遠。公司將在后續的工作中,堅持以集團公司的戰略要求和化工集團的安排部署為指引,奮發努力,頑強拼搏,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蓄力助航。